正文 首页元宵节的介绍-中国民俗大全

元宵节的介绍-中国民俗大全

ming

每年农历正月十五,春节过后,中国的传统节日——元宵节就来临了。

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。古人称夜为"宵",所以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。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,也是元朝回归大地、春回大地的夜晚,人们庆祝这一天,也是庆祝新年的延续。 元宵节又称"上元节"。

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,在这明月高悬的夜晚,人们燃起万盏彩灯来庆祝。 他们出去赏月、放灯、燃火、猜灯谜、吃元宵。一家人团聚,共庆佳节,其乐融融。

元宵节又称元宵节。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汉代。到了唐朝,赏灯活动更加盛行,宫廷街道上到处都挂着灯笼,还建起了高高的灯轮。 唐代大诗人陆兆麟在《十五夜看灯》中曾描述过元宵节燃灯的盛况:"星落明月挂楼下。"

观灯活动更加热闹。观灯活动持续了五天,灯笼的款式也更加丰富。 在明朝,赏灯会持续十天,是中国最长的元宵节。 清代的赏灯活动虽然只持续三天,但规模非常大,盛况空前,除了燃灯之外,还燃放烟花助兴。

"猜灯谜",又称"猜灯谜",是元宵节之后增加的一项活动,出现于宋代。 南宋时期,首都临安在元宵节期间闹谜语,许多人猜谜语。 一开始,好人写了几张纸条,贴上单色的灯笼,让人们猜。 由于谜语能启迪智慧、趣味盎然,在传播过程中深受各行各业的欢迎。

这是民间在元宵节期间吃元宵的习俗。 元宵是用糯米做的,有实心的,也有包馅的。 馅料有豆沙、糖、山楂、各种果料等。食用时可煮、炸、蒸、炸。 起初,人们把这种食物称为"福圆子",后来又叫"汤团"、"汤圆"。这些名字与"团圆"字读音相似,都是团圆的意思,象征着全家团圆、和睦、幸福。人们又称"团圆"。 对逝去亲人的缅怀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。

有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"走百病"的习俗,又称"烤百病"、"撒百病"。参加者多为妇女,沿墙同行。 ,或过桥,或漫步郊外,目的都是为了赶走疾病、消除灾难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丰富。许多地方的节日增加了舞龙、舞狮、踩高跷、划船、跳太平鼓等传统民间表演。这个传统节日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。多年来,不仅风靡两岸,在海外华人社区也年年受人推崇。

版权免责声明 1、本文标题:《元宵节的介绍-中国民俗大全》
2、本文来源于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3、本网站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作者文责自负。
4、本网站内容来自互联网,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不承担责任。
5、如果有侵权内容、不妥之处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。联系邮箱:kefu@drronbaran.com